首页

妍妍女王 小刚

时间:2025-05-25 08:02:33 作者:话剧《燕食记》用食物编织情感网络勾勒粤港百年风云 浏览量:80931

 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(记者 应妮)“一蔬一饭见天地,一味一情写人生”。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、演出的话剧《燕食记》日前在京首演。这部以岭南饮食文化为脉络的作品,凭借对原著精神的悉心挖掘、年轻化戏剧表达的创新探索,以及对匠人精神与传承情怀的细腻诠释,重新编织了岭南饮食文化记忆的经纬。

话剧《燕食记》剧照。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

  根据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的该剧,动人之处在于用食物编织起最朴素却真诚的情感网络。荣贻生在美食大赛最后的选择藏着严师背后的舐犊之情;陈五举与戴凤行在灶台前切磋厨艺的默契,是比爱情更深厚的知己之交;慧姑对贻生的关爱和守护,饱含了重情重义的坚守;茶楼里跑堂伙计与茶客间的寒暄,都浸润着街坊邻里间的温热人情味。结尾处多重时空下的师徒对话,更奏出一曲饱含暖意的时代回响,也让观众在蒸汽氤氲中看见自己——那些被快节奏生活稀释的爱情、邻里情、师徒情,都在舞台上的一炒一熬间,重新熬煮出浓郁的回甘。

话剧《燕食记》剧照。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

  面对原著庞杂且个性鲜明的角色体系,在编剧精简为30余个核心人物的改编后,15位演员以“丝滑换装+声线重塑”实现“一人千面”:前一幕还是清末茶楼里拖长腔吆喝的跑堂,转身便化作西装革履的现代食客,通过手势习惯与方言口音的精准切换,演员们“一赶多”演绎的茶客众生相,在碎片化场景中拼贴出完整的时代群像。30余个核心人物的演绎,让原著故事线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,让观众充分体会粤港百年变迁。

  以“90后”导演张肖为核心的年轻主创团队,以原著中的“美食大赛”作为全剧框架,巧妙填充进人物成长的脉络,让厚重的故事在插叙结构和幽默叙事中展开,呈现出张弛有度的节奏和轻盈的整体观感。美食大赛上,熟悉的TVB综艺感节目片场,4K即时拍摄技术精准捕捉演员面部表情细节,多媒体动画直观呈现原著中菜品的色香味,沉浸式观感令观众大呼过瘾。

话剧《燕食记》剧照。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

  作家葛亮表示,话剧《燕食记》的改编让他“如见故人”,不仅看到文字脱离书本活色生香地呈现于舞台上,还给自己提供了新的视角,感谢剧组用这样的方式让这些“亲人”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。

  据悉,该剧首轮演出将持续至5月25日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上千队伍角逐“美亚杯”第十届中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

11月11日,第十七届黄埔论坛在广东广州举行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及亲属代表,港澳台海外黄埔组织、同学及其亲属代表等共200余人出席论坛。论坛期间,与会嘉宾围绕“加强两岸历史连接,共促黄埔薪火赓续”“不忘先辈遗志,勇担时代重任”“回望百年征程,坚定反‘独’促统”三个主题进行研讨交流。

无独有偶,穆彼得、穆言灵夫妇也是为了寻找穆蔼仁先生曾购置的石厝“Skye”(以穆蔼仁祖籍地、位于苏格兰的斯凯岛命名)的旧址,在2015年登上鼓岭。穆言灵深深爱上鼓岭,并与我一起组建了研究团队,帮助其他家族后人寻找他们的“鼓岭故事”。我们厘清了鼓岭所有外侨别墅的分布与归属,帮助毕乐华、迪恩·柏龄和林恩·柏龄等家族后代找到了回忆。但穆家自己的别墅旧址,一找就是7年。直到去年夏天,我们才在鼓岭本地村民郭庆的帮助下找到当年的184号别墅遗址,并最终确认那就是穆蔼仁留下照片的“Skye”。我和穆言灵因鼓岭结缘,成为工作上的搭档和生活中的好友,我想这正是“鼓岭故事”的延续。

山西省朔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晓斌接受审查调查

因为土壤和气候适宜,军营村有种茶的传统。对于种果,村民们没有经验。当年,习近平给出种柿子的建议,还联系相关部门提供了一批优质树苗和扶贫资金。渐渐地,军营村的山坡成了柿子林;山间平地种植茶叶的面积也显著提高,到1997年超过了2800亩。

肖友才兼任拉萨市委书记

近年来,永康借力低效整治、数字化转型等引擎,全面构筑五金产业转型升级“四梁八柱”,推动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“数字”特色同样体现在博览会上,除了优化停车布局、提升参展环境、简化预约登记流程,本届博览会期间还推出扫码登记免票入场、定制公交免费接站等人性化服务。(完)

首批2台出口哈萨克斯坦干线货运内燃机车在辽宁大连下线

海峡两岸的78名主持新秀中,最终28名选手脱颖而出,站上本届新秀会舞台。在“我的舞台我做主”“我的未来不是梦”比拼环节中,在舞台上展现出了年轻人勇敢自信的风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